顶点财经

银行金融债发行利率持续下降

来源:第一财经 时间:2024-10-11 19:25 阅读

7月以来,银行普通金融债发行利率走低,多只新发行金融债利率已降低至2%附近,低于同期限存款利率。

在这背后,银行负债端管理也在悄然变化。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目前由于部分普通金融债利率低于存款利率,有银行选择加大普通金融债发行规模,控制负债端成本,增强业务扩张能力。也有银行历经多轮利率下调,存款增长动能不足,需要综合利用各类渠道“补血”。

部分金融债利率低于同期限银行存款

商业银行金融债一般分为二级资本债、永续债和普通债。其中,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作为外源性资本补充工具,计入附属资本,分别补充二级资本和其他一级资本;普通金融债则计入银行负债,通常用于替换存量负债或投资新的资产项目。

此前第一财经曾针对银行“二永债”(二级资本债、永续债)利率下行、发行加速的情况进行报道。(详见《银行发行"二永债"近8000亿,资本压力大、赎回高峰临近是主因》)。一般而言,普通金融债在票息上低于“二永债”。近期,记者注意到,普通金融债的利率也不断下行,部分银行新发行的普通金融债利率甚至已低于同期限存款。

近日,长安银行成功发行“24长安银行绿债01”,发行总额为10亿元,发行期限为3年,票面利率为2.14%。

无独有偶,苏州银行在近日公告称,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“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一期金融债券”,规模30亿元(人民币,下同),品种为3年期固定利率债券,票面利率2.12%。

上述两家银行发行金融债的利率均低于同期限定期存款利率。苏州银行官网显示,该行3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为2.15%;长安银行微信公号显示,该行最新的3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为2.35%。

事实上,近期金融债利率低于同期限银行存款利率并不少见。

根据Choice数据,近期发行的普通金融债利率大多已经低到2.2%下方,部分银行的绿色债、小微债利率更是接近2%,较年初下行明显。

与此同时,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,今年6月份,虽然银行存款利率继续下行,但整存整取存款3年期平均利率约为2.507%。这一利率水平显著高于近期发行的普通金融债。

不过值得注意的是,本周国有大行的挂牌利率迎来新一轮下调。中国银行、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、交通银行在官网更新人民币存款利率表。定期存款中的整存整取,1年期及以下下调10个基点;2年期及以上下调20个基点。下调之后,定期存款中的整存整取,三个月、半年期、一年期的年利率分别为1.05%、1.25%、1.35%,二年期、三年期、五年期的年利率分别为1.45%、1.75%、1.80%。按照以往“大行先行、中小银行跟降”的节奏,全国性存款降息还将持续,部分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低于普通金融债利率的情况或将生变。

有何影响?

业内认为,部分银行普通金融债利率下行,甚至低于同期限银行存款利率,也折射出银行负债端的变化。

今年银行存款利率最后的“高地”也在逐渐消失。一方面,监管严查“手工补息”等乱象,封堵高息揽储“后门”。另一方面,部分银行选择主动关停智能通知存款、大额存单等产品,主动压降负债端成本。种种因素叠加下,银行揽储难度进一步增加,急需寻找新的资本补充渠道,而发行普通金融债就是其中之一。

这种负债管理的转变在数据端亦有印证。中信证券研究团队据央行信贷收支表数据统计,2024年二季度银行业机构负债端中,境内存款、金融债券环比增速分别为-0.1%、3.5%。

具体来看,记者据Choice数据梳理,截至7月22日,年内已有52家银行发行普通金融债,发行规模约为5837亿元,与去年持平。拉长时间线看,商业银行普通金融债发行规模从2019年的4329.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2042.17亿元,年均增长近60%。

除普通金融债外,今年以来商业银行“二永债”规模也增长迅猛。记者据Choice数据梳理,截至6月24日,年内已有近40家银行发行“二永债”,发行规模约为7776亿元,较去年同期的3420亿元,增长约127%。其中二级资本债发行规模为4716亿元,同比增长61%;永续债的发行规模为3060亿元,同比增长544%。

一名业内分析人士认为,存款与普通金融债均是主动负债工具。与客户存款相比,目前金融债的利率较低,有利于商业银行以较低的成本补充资金,对于缓解净息差收紧趋势也有一定作用,因此商业银行发行普通金融债有较为充足的动力。

事实上,降低负债成本、稳定息差空间已刻不容缓。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,2024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1.54%,较上年末减少0.15个百分点,已经跌破1.8%的监管合意水平。另据财信研究院宏观团队研报,国有大行、城商行净息差甚至已跌破1.5%的盈亏平衡点,这既不利于银行通过内源性融资补充资本金和核销处置呆坏账,也会影响银行投放信贷和支持政府债券发行的能力。

展望未来,从中长期来看,为缓解负债端压力,银行发债“补血”的规模仍将持续扩大。

上海银行近日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,受LPR下行、调降存量住房按揭贷款利率等影响,生息资产收益率下行,而负债端存款市场竞争以及定期化趋势下,2024年银行业净息差可能继续承压。因此,将把握市场利率变化趋势,合理安排主动负债吸纳节奏、期限和品种结构,择机发行金融债券,降低负债成本。

浙商银行在年报披露中表示,将“坚定不移压降存款付息率”,“本公司大力拓展个人基础客户群体,积极拓宽低成本资金来源,进一步优化个人存款结构,降低个人存款付息成本。”

多数机构也看好未来银行拓宽低成本资金来源的空间。

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孙彬彬在研报中指出,2023年银行负债结构中,吸收存款占比仍超过70%但有小幅下降,占比较去年下降0.5%,银行负债结构有所调整。相对而言,央行借款、同业负债的规模占比均有增加,指向银行通过利率上浮吸引存款的空间变小。

他认为,净息差压力引导银行降低存款利率,银行倾向拓宽低成本资金来源,降低个人存款付息成本,稳定低成本客源。

信达证券固收分析师李一爽认为,2024年以来,商业银行债收益率大幅回落,利差几乎均降至历史极低分位数,尤其中长久期低等级品种。下半年商业银行永续债集中进入赎回期,银行次级债发行规模相比上半年或将有所增加。

(本文来自第一财经)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79111873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